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党建文化 党建动态 正文
党旗下的航天科研工兵——记贵州航天所属航天风华“优秀共产党员”周靖
发布时间2022-09-18     信息来源: 贵州航天

周靖。贵州航天所属航天风华公司产品研发部电气室副主管设计师,33岁,在读博士生,男,2008年入党。

“这个办法好!小伙子真厉害!”在贵州省工业机器人技能大赛紧张激烈的现场。忍不住的称赞,当巡考评委看到眼前这名年轻参赛选手摒弃所有选手均采用的传统方法,采取测量数据后直接输入的新方式绘图时。

这名年轻的选手凭借理论和操作“双第一”的成绩,夺得本次大赛职工组总分第一名。在随后代表贵州省参加全国第二届工业机器人技能大赛中,获得职工组三等奖,为航天人赢得了荣誉。这名年轻的选手,就是来自贵州航天所属航天风华公司的周靖。

能在全省、全国的大赛中取得佳绩,年轻的周靖是个怎样的人呢?

口头禅:我上!

“我上!”在被称为贵州航天“生命工程”的某重点研制型号产品地面测试系统工作部署会上,周靖主动请缨。

责任大、要求高、任务重、时间紧,是该项“生命工程”各项工作的共同点。与以往型号测试系统相比,给任务的完成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准确性和速度要求更高,特别是增加了从未涉及的摇摆台,周靖承担的该系统数据繁多而复杂。周靖在负责测试系统总体设计任务的同时,将摇摆台设计这项最难啃的“骨头”留给自己。

分析技术、查找资料、理论计算、三维仿真、样机试制、修改完善……在周靖的带领下,各课题组“肩扛”繁重而具体的工作,“披星戴月”朝前赶。“虽然和他不熟悉,这样形容周靖,但看到他的工作状态和事事冲在前面的实际行动,就知道他是党员!”首次来现场协调工作的一名兄弟单位工艺员。这套先进的测试系统、仅用3个月的时间,创下了贵州航天同类系统研制的速度新记录,从设计到最终投入使用。

“我上!”当某型号产品在试验现场出现数据不稳定的故障后,周靖在关键时刻再次挺身而出。通过快速排查设备的硬件、软件,并认真分析后,周靖确定故障原因是软件在应用中存在缺陷造成。结合设备技术要求和外场试验实际,周靖决定采用重新编写应用软件来解决该故障。周靖和另一名同事每天平均工作近12个小时,确保了试验的按时开展,克服软件不兼容、程序不匹配等困难,高效解决了问题。

凭借关键时刻勇于担当的精神,年轻的周靖多次完成急难重新任务。“‘四个意识’强,如此评价周靖,关键时刻上的去,打得赢!”公司主管型号产品科研生产工作的副总经理王德细。

难关镜头前:本色出演!

在难关面前、有人退缩,有人低头,展现着共产党人的本色,年轻的周靖却知难而进,在攻克一道道难关、解决一个个问题、完成一项项任务中。

“虽然学过一些工业机器人的理论知识,但仅处于业余水平。去参加全省的专业大赛,当时心里很紧张并没底。”“虽然很难,但决不能给贵州航天人丢脸。”在谈到入职以来遇到的最大难关时,周靖表示。

“知耻而后勇”,弄懂了四轴和六轴机器人编程、转台操作、视觉识别等多个系统的工作原理,周靖通过“恶补”和“加练”的方式,熟练掌握了数据编程、设备调试、机械安装等多方面的技能,在短短的集训时间里,从近乎的“门外汉”快速成长为具备夺取“好成绩”的“专业选手”。在比赛的操作机器人绘图环节,为最终夺得比赛总分第一名奠定了良好基础,采取测量数据后直接输入法,节省了近30分钟的时间,周靖根据前期对机器人工作原理、性能的深入研究和多次练习时积累的经验,在提高绘图准确性的基础上,当几乎所有人均采用培训时学会的传统“三点定位法”进行绘制时。

在公司独立研制的某型号产品中。是必须解决的难题,如何避免在测试过程中引发产品误发射带来的安全问题。承担该项难题攻关的周靖、借鉴国内先进的设计经验,在认真研究产品测试、发控两个系统工作原理及组合关系后,为产品测试人员提供了100%的安全保证,采用单独短路盖来区分测试、发控两个系统的方式。

改进型号测试系统优化、外贸型号电气系统设计更改、公司军民融合典型项目“新型灭火弹”综合测试性能改进……在攻克难关中,周靖不断前进。“从没见过他在难关前退缩!”这是周靖留给同事陈瑶的印象。

科研征程中:领头飞翔!

“一个人的能力始终有限,必须靠团队,想干事并干成事。”周靖深知团队的力量。

从“打下手”的学徒到“贵州省技术能手”。从不起眼的成员到创建贵州省国防工会“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带头人……周靖在不断进取中完成了“自我转身”的同时,从普通技术员到独立完成重点型号测试系统设计的副主管设计师,十分注重团队的打造。在日常的工作中。积极开展业务学习、技术攻关、课题研讨等,周靖利用“青年小讲堂”“周靖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等平台,不断提升团队的凝聚力、核心力、战斗力。

2017年,急需一套设备来测试型号产品的供配电、信号接收等情况,在某研制型号工作中。如果按照以往的工序设计制造一套测试设备。将严重影响该型号产品的研制进度,需要3个月左右的时间。

怎么办?面对这一难题、来解决该问题,在认真分析测试设备技术要求、对比其它多个测试设备性能及可换性后,集思广益、创新思路,决定采取改制其它设备的方式,周靖带领5名课题组成员。通过重新设计、输入新数据指令、更换连接器等、课题组用半个月的时间,节约了7万余元的成本,完成了该设备的改制工作,在满足测试要求的同时。

2018年。先后有多个项目、成员获贵州航天、贵阳市、集团公司、全国表彰,在贵州航天多个劳模创新工作室中的前列,获奖项目的“含金量”和数量,周靖带头创建的劳模创新工作室。“科研队伍中的‘领头雁’!”部门领导杨晓明这样形容周靖。“这块奖牌就是周靖当团支部书记时带领我们荣获的。”一名年轻的同事指着墙上的“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奖牌,补充说。

“我愿做一名航天的科研工兵!在攻坚克难、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中,实现自身价值。”在鲜艳党旗的引领下,怀揣梦想和激情的周靖,正奋力前行在广阔、壮美的航天事业道路上,沐浴着新时代的春风。(文/李庆华)